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   >  

新闻

绽放幸福微笑 生命重新启航

马芳 田雨    2017/4/11 8:52:51    

    2009年8月底,我院整形外科入住了几名特殊的小患者——来自朔州市福利院的唇腭裂患儿。凭借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作为资金保障,我院整形外科医生在几天内先后为这些孩子们进行了唇腭裂修复矫治手术治疗,用不了多久,他们将重新绽放久违的笑容。
    南美有一个传说:唇裂婴儿是被上帝亲吻过的小天使,上帝留下了这样一个吻痕——它是这群小天使与众不同的标志。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所有新生儿出生缺陷中排名第三位,全球每年大约出生9万名这种患儿,平均每生700个婴儿中就有1个患唇腭裂,发病率约为0.24~3.23‰,最高值则来自中国。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面部美观,还因口、鼻腔相通,经常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中耳炎,同时孩子因吮奶困难还会导致明显营养不良,直接影响身心发育。我国每年都有数万名这样的天使降临人间,因为贫困得不到及时治疗的儿童不计其数,大部分患儿甚至不能正常讲话和进食,也无法上学或就业,只能以一个残缺的形象面对社会和人群,人生之路异常艰辛,充满了自卑和痛苦。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进步,对于唇腭裂的治疗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序、完整的唇腭裂治疗方案。唇腭裂患儿从早期就可以得到循序渐进的周密治疗,逐渐使他们从功能、外形和心理上都最大限度地接近正常人,尽早融入社会,与同龄人一样学习生活。 
    入住整形外科的这四名不幸的孩子都是两岁左右的幼儿。他们均是由于患先天性唇腭裂在一出生即被亲生父母无情地抛弃,后辗转被福利院收容养育。因为特殊的颜面特征,他们的童年乃至成年之后都将伴随着人们异样的眼光甚至是歧视和嘲弄。好在孩子年幼尚不谙世事,在医务人员对他们格外细心的关心照顾中,几个孩子的情绪逐渐从刚入院时的慌恐不安中稳定下来。在病房走廊玩耍时,不时有患儿家长迎面见到他们与众不同的脸,先是一阵愕然,但随即都报以同情怜惜的表情。 
    与更多因消息闭塞或其他原因得不到及时治疗的唇腭裂患者相比,他们又是幸运的。在住院的这些天里,将会发生改变他们一生的事件——由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出资,我院整形外科的医生将为他们逐一施行唇腭裂修复矫治手术。
    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是美籍华人王嘉廉先生于1999年创办的,它面向全球,属非营利性慈善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唇腭裂医疗慈善机构。其宗旨是致力于解决唇腭裂的根治问题,为全球所有贫困的唇腭裂患者实施矫治手术,以为发展中国家成千上万的贫困唇腭裂患者提供免费的修复手术和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免费的唇腭裂相关培训作为使命。十年来,该基金会在中国已资助了超过十三万例唇腭裂修复手术。
    2008年4月,几经联系磋商后我院正式成为该组织的合作医院。我院整形外科是山西省最早开设的唇腭裂综合治疗中心,开展唇腭裂治疗已有20余年的历史,现已为3000余名患儿实施了唇腭裂手术,治愈率达98%以上。与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合作会使更多的唇腭裂患儿受益,在大家的积极筹备下我院的“微笑列车”也很快启程了。首先确定了救助范围和救助程序,凡年龄在0~40岁的贫困家庭的唇腭裂患者都可以在我院进行免费治疗,不收取与手术相关的任何费用,持当地县民政局出具的贫困证明就可到整形外科登记预约手术;矫治的范围则为唇裂、腭裂、唇腭裂,包括唇、腭隐裂以及需要二次修复的唇腭裂患者。截至2009年3月,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院仅该项目的唇腭裂修复手术就完成了135例。
   患儿们入院后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术前相关检查,因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唇裂最佳手术时间为生后3个月,腭裂为生后18个月,为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整复手术的时间选择非常重要,而这几名患儿的年龄均超过了最适宜的手术月龄。整形外科王率主任医师、郭雪松主治医师和田雨住院医师经过详细地检查和研究讨论,确定了治疗方案,先后成功地为患儿们

依次施行了修复矫治手术。
   我院整形外科对唇腭裂患儿的治疗主要是利用医院独具特色的婴幼儿麻醉和监护条件,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同时在口腔正畸、心理、听力、语音等方面,采用多学科协作方式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最佳的语言能力及颌面形态,以防止颅颌面畸形、语言障碍、心理问题及听力损伤等。通过唇腭裂修复手术、序列手术和多学科系统治疗(如果必要),不仅给予唇腭裂患者一个崭新的面貌,还要逐渐使他们的心灵、身体都得到修复,使他们在成年后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直至接近正常。一般情况下,轻、中度的唇腭裂患儿经手术和序列治疗后能够达到常人标准。
    9月2日,顺利完成手术的孩子们恢复良好即将出院。在住院的日子里,他们对这里的医务人员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和信任,拉着护士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一幕温馨而又令人心酸。与其他孩子相比,这些失去家庭温暖的患儿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关爱与呵护。但愿不久的将来,这些搭乘我院“微笑列车”的孩子们能够抵达幸福的终点,完全告别残缺,开始全新的人生。

 

 

                                                                     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