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子加一个卵子,放在试管中,就能长出一个婴儿”。试管婴儿自问世以来,被不少人这样顾名思义地理解为 “在试管中长大的孩子”。近年来,随着这项技术日趋成熟,我省的试管宝宝也越来越多。试管婴儿真是在试管中长出来的吗?他们从孕育到出生,经历了哪些不寻常的过程?他们长大后和普通孩子一样吗?带着这些问题,2月5日,记者探秘我省最大的试管婴儿基地——省儿童医院人类辅助生殖中心。
A 严密 进入实验室要全副武装
省儿童医院的试管婴儿实验室设在人类辅助生殖中心内。在试管婴儿实验室主任程丽平的带领下,记者换上了全套医用一次性消毒服,戴上一次性口罩、帽子和鞋套,经过两个缓冲间,走进充满神秘色彩的实验室。程丽平告诉记者,这个实验室是我省仅有的两个获卫生部批准开展试管婴儿的单位之一,已经成功培育了200多名试管婴儿。 记者看到,这是一间全密封的实验室,没有窗户,利用天花板上的层流设施来净化空气。所有实验人员进入前,一律全副武装,并站在消毒机前吹去身上的碎屑。
实验室的两端分别连接着取卵室和取精室。从夫妻双方体内取出的卵子和精子被分别装进试管,通过一个微型的消毒窗口递进实验室。
B 新鲜 保温箱就是一个人造子宫
整个实验室里,最显眼的要数几个外形像小冰箱的白色箱子。“这是保温箱,我们的大功臣。它相当于女性的子宫,精子和卵子在这里相遇。”程丽平打开保温箱,里面像冰箱隔层一样被分成8个小间,每一层隔板上,放着几个蛋黄大小的透明玻璃皿。一般来讲,实验人员会在显微镜下挑选出优秀的精子和卵子,将他们放入这些玻璃皿,再放进保温箱中培养,18小时后精子和卵子自由结合。随后,医生将受精卵移植到准妈妈子宫内,经过十个月的孕育形成胎儿,正常分娩。“其实,试管婴儿与普通胎儿最大的不同就是体外受精。”
有趣的是,保温箱全面模拟人体的内部环境,温度常年保持在37℃。此外,湿度、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等都参照人体的相关指数进行调节,“给精子和卵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记者注意到,每个小玻璃皿上都标注着两个人名,“必须将父母双方的姓名都写上,以避免一方重名引起混淆,这只是辨别方法之一。整个试管婴儿过程中都必须严格区分,否则就会造成天大的失误。”
C 神奇 冷冻胚胎可保存两年
在第二个实验室缓冲间里,有两个白色的大桶,分别用A、B编号。“这里面是液氮,冷冻着很多胚胎。”程主任说,实验室通常会为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培养10个左右的胚胎,当然这些胚胎不能全部植入准妈妈体内。通常胚胎移植会依据患者的年龄、曾经怀孕与否及胚胎的质量,决定移植几个。
如果患者年龄在35岁以下,且第一次做试管婴儿手术,最多只能植入2个。超过35岁,最多也只能放3个胚胎,多余的胚胎则放在-126℃的液氮中冷冻保存。这样,一旦上次胚胎移植失败,冷冻的胚胎还可以解冻、复苏,做第二次移植。 冷冻胚胎的保存年限一般在两年左右。“当然,很多夫妇想保存时间长一些,这是可以的,只是胚胎活性会降低,手术成功率也会降低。”如果植入的3个胚胎全部发育良好,依据相关要求,还必须采用技术进行减胎,以减少三胞胎或双胞胎的几率。 D 误区 以为试管婴儿不是亲骨肉
程丽平介绍,省儿童医院辅助生殖门诊每天要接诊近百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不孕不育患者。当然,这些患者中绝大多数可以通过前期治疗正常受孕。“但一些人对试管婴儿的认识还是有误区,认为他们不是父母的亲骨肉。”程丽平说,她曾委婉地建议过一位女患者尝试试管婴儿,患者竟号啕大哭。“患者顾忌多是正常的,但观念和认识必须更新。”其实试管婴儿也是通过父母双方的精子和卵子结合的后代。胚胎在试管(现在用的是培养皿)里生存3天至5天,然后移植到母亲的子宫中。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依然有赖于子宫等生殖器官和全身各系统功能。因此,孩子的母亲也会和其他妇女一样十月怀胎。
受精过程在实验室进行,试管婴儿长大后会比别的孩子差吗?程丽平表示,对试管婴儿的质量问题,国内外一直存在着诸多探讨和分歧。目前的监测数据显示,试管婴儿的致畸率和死亡率与正常胎儿不差上下。程丽平提示,并非所有的不孕不育患者都适合做试管婴儿,目前该技术主要针对输卵管不通和精子质量不高的患者。此外,这项技术对女性年龄的要求比较大,最好在35岁以下。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要求,试管婴儿中心必须为患者和其后代严格保密,并遵守伦理原则,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试管婴儿技术在我国已开展了20年,相对成熟。目前它的成功率平均在30—40%左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成功率还会稳步上升。 ■相关链接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剑桥诞生。
1988年3月10日8时56分,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出生。如今,已经21岁的首例试管婴儿已经大学毕业。 2009年8月,我省最大的试管婴儿基地——省儿童医院人工辅助生殖实验室通过卫生部审批,投入使用。
20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