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13日,“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儿科质量控制部成立暨儿科质量管理培训大会”在太原隆重召开。省卫生厅副厅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王峻、省医疗机构管理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原效国、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院长白继庚、副院长邱运树、秦桂秀及来自全省各级医院从事儿科质量管理工作者等近300人参加会议和培训。
省卫生厅副厅长、山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王峻在会上向白继庚院长颁授“山西省儿科质量控制部”的牌匾并作重要讲话。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儿科质量管理控制部成立大会,首先我代表省卫生厅对儿科质控部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长年从事儿科医疗工作、为我省儿科事业发展做出巨大努力和无私奉献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山西省儿科质量管理控制部依托山西省儿童医院设置,聘请省内儿科知名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山西省儿童医院是儿童医疗保健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一个团结创新、求实奋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员工团队,全院实行战略管理与执行体系,建立了在三级质控网络基础上的质量控制体系,其儿科专业技术和管理在省内外具有较高水平,多年来为提高全省儿科医疗水平、积极救治危重患儿和保障医疗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儿科质量管理控制部的成立,标志着我省儿科质量控制步入专业化、规范化轨道,必将为不断提高我省儿科质量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儿科质量管理控制部在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领导下,负有制定儿科质控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儿科医疗质量控制指导、评价、特殊医疗技术准入、评估和专业培训等工作职责。希望儿科质量管理控制部能够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儿科质量控制管理,为做好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儿科临床医疗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儿科质量管理控制部在下一步工作中,要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儿科质量控制网络,建立科学统一的儿科技术规范和儿科质量管理标准体系,逐步开展医院外部儿科质量评价工作,探索医院内、外结合的儿科质控管理新型机制,达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我省儿科医疗质量管理的目的。
王峻副厅长还就儿科质量管理控制部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认真学习山西省卫生厅质控中心工作规范,明确职责和任务,熟悉管理体制与模式和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二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策略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按照省质控中心安排,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临床儿科医疗工作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拟定我省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及质控程序,积极开展有关儿科质量管理控制的继续教育培训及科研工作,拟定儿科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规划,提高儿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水平;三要结合各级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建立儿科质量控制网络体系,力争实现三级医院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信息网络直报,并逐步扩大网络监控范围,在山西省医疗机构管理网设立儿科质控部网页,向全省儿科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儿科医疗信息平台,以指导各市、县级儿科质控机构开展工作;四要按照省厅医疗质控中心的统一安排,开展儿科专项检查和专业培训等工作,同时做好对基层医院的指导工作;五要积极开展、扎实推进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价廉质高的优质服务,使儿科医疗质量管理走上标准化、国际化轨道,并为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做好相关工作。
原效国主任主持了会议并宣读了省卫生厅关于成立“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儿科质控部”及组成人员的决定:主任:白继庚;副主任:邱运树、陈援农、李俊;成员:杨晓丽、阴怀清、郝青英、秦桂秀、张镁硒、陈兰萍、李润森、赵东蔼、郭小清、张月萍、刘润生、马红彪、王哲、及雁生、张素芳、贾艳红、张永红、程晓红、裴竹英;秘书:张康玉、范惠霞;依托设置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
山西省儿科质量控制部主任、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院长白继庚在会上说:当前,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尤其表现在儿童就医方面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儿童就医完全自费以及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许多综合性医院儿科业务萎缩,致使儿科病房关停,使全省儿童可享用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少,每万人平均床位数明显低于成人,直接导致基层许多危重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而三级医院儿科床位爆满、“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趋突出。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儿强则国家强”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大家的共识。国家卫生部新的医改方案的出台和要求全国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决定,为解决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矛盾带来了契机,特别是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参保为保障儿童健康带来了福音。我们一方面呼吁国家和社会要关注儿童这个“弱势”群体,加大对儿童医疗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我省儿科技术水平、全力保障医疗质量,更好地为全省儿童健康服务。
白继庚院长兼主任对今后儿科质控部的工作做了如下安排:“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儿科质量控制部”成立后,我们计划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职责和义务、完成好指令性任务。儿童群体(0—18岁)占总人数的2—3成,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性使之更加“弱势”。儿科专业的特点:免疫功能不健全的易感性、病情变化快的不可预测性、患传染病种类的多发性、许多患儿不能自诉病情感知的复杂性,以及病人家属的高期望值、自费比例高、经济压力大的原因,致使儿科专业发展较为困难。尤其从事儿科专业的医务人员高风险、高付出、低回报的现状与其他专业形成明显反差,直接影响着队伍的稳定性。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义无反顾的向前走。我们要有所求:就是——医德高尚、奉献爱心、吃苦耐劳、潜心钻研;同时我们也要有所弃:就是——舒适安逸、优厚待遇、天伦之乐、甚至是身体健康……,为了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付出毕生的努力,在忙碌中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经过全省儿科同仁的共同努力,逐步提高全省儿科质量,把儿科事业做大做强,更好地为保障全省儿童健康服务。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承担并认真完成山西省卫生厅的各项指令性任务和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托的其它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二是有针对性地调研、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我省各级医疗机构儿科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我们如何着手提高儿科工作质量是大家极为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尽快组织力量,通过对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科的人力资源、科室设置、设备、业务开展、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省儿科卫生资源配置的利用效率和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政府合理优化配置儿科医疗卫生资源、解决儿科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制定符合国情、省情、院情的发展战略;三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儿科质控部要每年定期举办有关全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内容的学术交流会议,与全省儿科工作者一道,按照省卫生厅和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深入探讨解决我省儿科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振兴和加速我省儿科事业做出努力;四是做好专科培训、强化督导与评估。儿科质控部要依托山西省儿童医院做好专科培训,在重点与难点专科方面设立培训基地,在“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全省儿科特殊医疗技术的准入与评估等工作;五是相互支持帮教、共促进步发展。我省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的相对缺乏,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儿科的人员、设备、技术的绝对不足,是阻碍我省儿科医疗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儿科质控部成立后,我们要通过会议平台、各种交流、网络传媒等手段实现我省各级医院的上下互动,利用好我省现有的儿科卫生资源,对需要帮助指导的医院,儿科质控部将抽调相关专家进行专项指导,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六是健全评价标准、完善流程路径。根据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发的医疗管理规范和医疗质量标准,尽快组织制订儿科的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作为各级检查评价儿科质量的依据。同时根据卫生部有关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已制定了儿科各专业临床路径在临床试行,较为成熟后在全省推开。白继庚院长兼主任要求全省儿科界同仁,要紧密团结、求实创新、刻苦攻关、无私奉献,为全力保障儿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不断提升儿科服务水平,为山西儿科医疗事业尽快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做出新贡献!
会上,公布了“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儿科质量控制部”职责、任务、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详细安排了年度儿科专业培训、考核等相关事宜,并由省内著名儿科专家、教授讲授了专业培训课程。参会的各位代表们还前往省儿童医院参观了新生儿内科病区和儿童急救中心,并现场观摩了医护人员操作等。
我省儿科质量控制部的成立,对于快速提升我省儿科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010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