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   >  

新闻

打造国内一流妇幼保健协作体系

董奇光    2017/4/11 15:54:31    

    4月10日,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2013年年会暨协作体系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长明,副秘书长宫露霞,省卫生厅副厅长谢红,省卫生厅妇社处处长郭湛英,副处长金永生,出席了会议。省妇幼保健协会各级领导、常务理事、理事等150余人出席大会。  
   大会由金永生副处长主持。省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省卫生厅妇社处处长郭湛英在会上作了《山西省保障母婴安全工作进展与展望》的报告。她的报告分为:我省母婴健康状况、工作进展、影响母婴安全的主要因素和工作展望四个部分。她说,我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3.54/10万下降到2012年的11.71/10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5年的16.78‰和17.26‰下降到2012年的9.5‰和10.89‰。这些指标与全国各省相比居先进水平。2012年10月,经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严格的现场认证,宣布我国已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  
   我省妇幼工作呈现几个特点:一是政府主导日益加强;二是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三是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四是重点难点逐步突破;五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六是干预措施初显成效。  
   2012年,省政府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妇幼卫生核心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医改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每年都是政府目标考核重点,已将保障母婴安全作为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建立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省卫生厅以'降消'项目为契机,提高住院分娩率,坚持不懈地狠抓产科能力建设培训,大大提高了基层的产科服务能力。  
   我省针对母婴安全重点难点问题,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项目,引入国际先进理念,探索服务模式,推广适宜技术,对培训基层妇幼卫生管理和技术人员、提高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医院和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的服务体系。  
   我们必须看到:城乡差距仍然存在;保障母婴安全关键环节有待突破;影响母婴安全的健康问题依然严重。
   针对问题,我省拟出台山西省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一是母婴安全行动计划;二是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行动计划;三是妇女儿童疾病防治行动计划;四是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在全省实施“六免、两提升”——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县、乡正常产免费住院分娩补助;继续实施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继续实施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继续实施免费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免费培训基层产科人员;贫困地区儿童免费服用营养包;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基层产科服务能力;多渠道、宽领域,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健康服务的利用率;加强孕产妇、新生儿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支持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监测网络建设。  
   郭湛英处长在报告中还详细讲述了2013年要进行的重点工作和实施步骤。一是全面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三是贯彻两纲,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她对各市妇幼卫生具体目标任务、2013年列入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五项任务、社区卫生工作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和安排布置。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协作体系领导组组长、省妇幼保健院院长白继庚作了《总结经验、科学规划、创新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妇幼保健协作体系》的工作报告。他的报告分为:“五年来的工作回顾、2012年度工作报告和2013年度工作安排”三个部分。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成立于2008年。五年来,我们大家共同见证了协会的健康发展,亲身感受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对协会成长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为山西乃至全国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创新了模式,做出了表率。  
   白继庚会长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人员培训:五年来,省妇幼保健院和11个市妇幼保健院免费接受进修362人;举办各类学术活动56次;组织培训活动43次,参加7000余人次。  
    二是信息平台建设:2009年,《山西省妇幼保健信息网》正式取得了国家工信部和省卫生厅的网站开办许可,至今已注册了13个域名。为了保证信息平台建设,省妇幼院专门购置了独立的服务器,重新更新了网页和服务内容,逐步使她更适合、更能满足我省妇幼保健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五年来,网站总访问量达到120万人次;信息发布1580条;咨询答疑3350条;各地市资讯1320条。为了有利于协作体系全体成员单位发布信息,我们在网站首页11个市级妇幼院后增加了“县级妇幼”按钮,可以点击进入133个成员单位的分页(正在完善中)。我们还在首页设立了“市县资讯”栏目,从而使全省协作体系都能分享各级成员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利用网络的优势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随着体系的发展,信息平台建设定会在大家的支持下日趋完善,努力为山西妇幼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配合推进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重点的医改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及妇女儿童健康信息系统收集和管理,促进妇幼保健领域各项卫生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三是适宜技术的推广:从协会成立伊始,我们就把妇女“两病”防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山西省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防治培训中心,成立于2010年4月,建立了全省宫颈癌筛查、会诊、转诊、培训基地,培训县市级基层单位的业务技术人员,并开展阴道镜、宫腔镜、宫颈细胞学及HPV检测、Leep刀治疗、随访等相关技术工作。同时,聘请国内、省内专家进行人员培训、现场业务技术指导及质控检查,负责各县宫颈癌筛查转诊病人的早诊早治工作。三年中,为了配合国家“两癌”筛查项目的开展,除12个项目县外,还有20多个县级成员单位参加了“两癌”筛查项目,为38万农村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防治暨宫颈癌筛查、诊治、会诊、数据统计等任务,已完成第一周期。  
   为了帮助基层规范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2010年,协作体系与飞利浦公司合作开发了网络阴道镜会诊系统,率先在项目县免费安装使用,建立了网络阴道镜会诊体系。至2012年12月底,阴道镜图像上传数19,627人次,会诊复核数1039人次,复核正确数363人次,修正阴道镜诊断数664人次,修正活检数148人次,修正诊断建议数447人次。  
   至2012年10月底,省妇幼已举办山西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县业务人员培训班2期,参会人员660余人。分批组织全省项目县阴道镜医师临床操作培训(7-10天/人),已累计培训132人。在国家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实施中,针对县级技术人员阴道镜、生殖道感染检验等技术薄弱环节,省妇幼院已举办了10期“生殖道感染暨宫颈病变规范化诊治技术”培训班,受到卫生部项目总结的通报表扬。2012年12月,省妇幼院被全国妇联授予“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先进集体称号。
   “两癌”防治中心成立三年来,共查出CIN2以上宫颈高度病变 156人,宫颈浸润癌 34 人,阴道镜活检与CIN2以上高度病变的符合率86.19%;建立了HPV临床处理原则、宫颈细胞学临床处理路径、Leep术后定期随访、阴道镜操作质量控制等规章制度。2010年至2012年底,已做宫颈细胞学检测27724人次;HPV-HC2检测 4448 人次、HPV分型检测3312人次;宫颈活检 1698 人次;宫颈leep刀治疗 314人次;宫颈冷刀锥切 51人次。  
   省妇幼院还帮助一些市县级妇幼院建立了妇科、产科、儿外、儿内、急救等相关专业,并常年派出专家指导,得到基层的好评。
   四是设备引进:5年来为基层发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已引进帮扶基金2000余万元,并为基层低价引进价值1000余万元的设备,保证了基层工作需要。
   在2012年工作总结中,白继庚会长介绍了做为协作体系坚强后盾的省妇幼保健院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门急诊744436人次;总诊疗799336人次;出院45911人次;手术例数11283人次;床位使用率112.73%;平均住院7.13天。药占比37.97%、每门诊人均医疗费用270.46元、住院7149.64元、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994.49元,这四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同类医疗机构水平;固定资产总值49861.57万元;医疗设备总值22737.46万元;医院总收入达到了6亿元。其余各项指标均超过了2012年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应急任务。  
   医院继成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又建立了功能齐全的教学中心,将山西医科大学儿科系开到了医院。2012年,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3名,培养研究生46名。7月2日,省妇幼院隆重举行“2012儿科专业学位授予仪式”,共有20名硕士、64名本学士被授予相应学位。  
   省妇幼院科研攻关能力显著增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和引进、科研成果鉴定日趋增多,还成功申报省级重点学科1项(儿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2年,省妇幼院在省内率先全面建成数字化医院,“一卡通”推进工作顺利。
   2012年,省妇幼院医学生殖中心累计完成试管婴儿2000个周期,同比增长100%,是全省其它四家生殖中心周期总和的3倍;经省卫生厅批准,医院又获得了开展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的资质,成为全省首家具备开展该项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并于2012年11月山西首例PGD(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临床成功妊娠,两周后第二例PGD试管婴儿临床成功妊娠,标志着省妇幼院成为山西省首家、华北地区第二家同时可以开展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试管婴儿的辅助生殖中心。  
   2012年8月,山西首例冻融卵母细胞试管婴儿成功妊娠;9月,第二例冻融卵母细胞试管婴儿成功妊娠,标志着省妇幼院卵母细胞冻融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还在全国首家开展卵胞浆内形态选择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并已成功妊娠。  
   2012年,省妇幼院扩大了“儿童急救绿色通道—院前急救网络”,覆盖面至全省60个市县的100多所医院。产儿科协作现场抢救转诊新生儿、早产儿365例,有效保障了高危新生儿的及时转运、救治。  
   为积极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中妇幼保健工作,省妇幼指导各级妇幼院,规范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2012年,完成了省卫生厅交办的各种培训任务,包括社区人员业务培训和五期乡镇公共卫生人员业务培训班,还承担基层的业务培训工作,免费接受基层人员进修学习。完成了全省重大公共卫生督导、基本公共卫生督导、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考核等工作;完成了妇幼卫生监测和妇幼保健项目工作,如“儿童营养监测与促进”、“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参与了项目方案的制定、培训,组织了基线调查,信息统计分析等任务。  
   近年来,省妇幼院新筛中心培训工作常抓不懈,在举办各种形式、各类人员参加的培训活动的同时,不断进行全省新筛工作的督导检查,并建立了新筛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体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省—市—县—采血单位”筛查网络。  
   目前,全省建立了以省妇幼保健院新筛中心为主的三个市级分中心:2011年成立长治、大同新筛分中心、2012年成立运城分中心。
   省中心对各分中心人员从新筛工作的网络管理、实验室检验、患儿诊断、治疗、随访等环节进行传帮带。
   从2005年开始,新筛标本快递费用实现政府买单,启动了“标本快递绿色通道”。省妇幼积极与山西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省财政厅联系,负责将3个分中心产生的邮递费用进行及时统计、上报和结算。  
   截止到2012年9月底,全省共筛查721841人,筛查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2年的63%,诊断苯丙酮尿症(PKU)149例,先天性甲低(CH)312人,避免了460多人残疾的发生。  
   2012年,筛查中心补助PKU患儿治疗费用136人,共583896元,同时为31名PKU患儿争取到了2010年卫生部启动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特殊奶粉补助项目》,免费治疗3年。  
   目前,我省筛查率逐年持续提高,但与发达富裕省市相比仍有差距,有十个县筛查率为“0”,七个县低于5%,应作为今后的重点帮助对象(全国平均筛查率2011年为63%,2012年为80%)。  
   随着医改的深入发展,新生儿筛查应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需不断增加筛查疾病的种类,今年增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筛查,并逐步开展耳聋基因筛查、串联质谱技术用于新生儿几十种疾病的筛查等服务。  
   白继庚会长向大会报告:2012年度全省妇幼保健协会和协作体系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2012年,协会承办了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生殖道感染防治和宫颈癌病变规范化管理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市县的213人参加培训;举办了“山西省第二届女性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研讨会”;协助会员单位购置“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设备;通过团购和集体招标方式对电子阴道镜和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仪进行补贴采购,共有20余个贫困县妇幼院解决了设备短缺问题。  
   省妇幼院对基层项目单位送检的“宫颈癌细胞学”普通涂片、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及乳腺癌筛查后需钼靶X线确诊的患者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共减免费用3万余元;作为全国首家宫颈疾病规范化诊治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正积极准备卫生部培训基地的验收评估;2012年12月,宫颈癌筛查中心被全国妇联授予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先进集体。  
   2012年5月,省妇幼院派出4人次赴北京参加国家重大妇幼卫生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7月份举办了2期全省项目县培训班,约500余人受训;省妇幼院还负责全省乙肝孕产妇的免疫球蛋白发放、艾滋病孕产妇的实验室检测试剂发放、梅毒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免费药物预防注射等。9月,省妇幼院生殖健康科被国家妇幼中心授予“优秀专科”称号。  
   省妇幼院举办全省妇女“盆底功能康复”培训2次;接受基层项目单位人员进修20人次。
   2012年,全省有30人参加全国盆底培训取得了国家盆底培训合格证书,并通过了法国盆底康复学校校长L.DABADDIE的亲自考核,有16人获得盆底康复技术欧洲一级证书,各级医院开展盆底项目力度逐步加强。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作体系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和好评,“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2011年度中国妇幼保健最佳实践二等奖第一名。
   2012年,在卫生部开展的“群众最满意的医疗机构”推选宣传活动中,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议等程序,省妇幼保健院被评为全国三十家“群众最满意的医疗机构”之一。这是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山西省妇幼保健院近年来工作的高度认可。  
   白继庚会长还对新成立的“产科质量控制部”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阐述。他说,随着国家妇幼保健项目工作的深入开展,围绕孕产妇保健的产科服务能力问题日渐凸显,产科服务能力的提升关系着妇女儿童的平安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为了规范全省产科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经过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决定成立“山西省产科质量控制部”,依托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医院的产科,开展产科全部诊疗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产科质量控制部将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和全省产科质量控制与规划,按照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规范开展产科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进行产科质量的动态监测,收集、整理产科相关信息资料,发布全省质量信息,提出改进意见,提供产科质量咨询服务,不断提高全省产科质量水平。组织全省产科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开展产科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促进产科事业的发展。在定期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全省产科质量检查的基础上,以召开质量控制会,实施持续改进向全省通报。负责组织全省危急重症孕产妇的会诊、转诊工作安排,组织开通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呼吁全社会关注母子健康。  
   白继庚院长报告中安排了2013年度协作体系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一是继续大张旗鼓地开展“人才工程”;二是继续加大信息平台建设力度:三是不断推出适合基层发展的适宜性技术:四是认真完成好“山西省产科质量控制部”的年度工作任务,针对提高山西省产科医疗服务质量的总目标打好基础,做好规划,为降低我省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做出贡献;五是加强协会的日常管理,认真听取协作体系全体成员单位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圆满完成协会的年度工作任务,真正发挥协作体系的表率、引领、协作、发展作用,实现共赢;六是协会将在下一年度会议召开前收集各成员单位(市、县)的年度工作总结、计划等,并要进行年度评先选优工作,在下届大会时进行总结表彰。  
   白继庚会长最后说: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和协作体系已经成立五年了,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各成员单位的关心、关注、扶持下,她已经由一只“丑小鸭”逐渐在变为一只日益羽翼丰满的“白天鹅”,在妇幼健康事业的蓝天里高高飞翔!她所发挥的功效,已在山西乃至全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中突出显现,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用心血和汗水,为保障妇幼健康而做的努力和贡献,我们相信历史会永远铭记!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多少代中国人所做的“中国梦”将逐步得以实现,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承担着“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妇幼健康事业的我们,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必将努力实现我们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无愧于伟大的时代!”白继庚会长充满了信心!  
   会议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长明教授作了《中国妇幼保健发展的若干思考》;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宫露霞教授作了《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结构、服务模式、建设方法》;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赵更力教授作了《妇幼保健项目国内外进展》;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乔友林教授作了《子宫颈癌快速筛查方法研究以及人群预防实践》;中山市人民医院盆底中心韩燕华教授作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仿生物电诊疗》;中山市人民医院盆地中心陈燕教授作了《孕产妇整体康复实验》;山西省妇幼保健院董燕教授作了《基层适宜性技术推广》等专题讲座,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驻地记者   董奇光

 

 

 

 

 

 

 

 

 

 

 

( 2013-4-15)